不负韶华担使命 凝聚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1-06-17 10:20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潘集区丰富形式拓展载体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深入学习和研讨,一场场人气满满、热气腾腾的党史宣讲,一个个以革命先烈、时代英雄为榜样的红色资源现场教学活动,一桩桩筑初心、解民忧、聚民心的民生实事……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是为了不忘来时路、走好未来道。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潘集区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总目标,精细组织、周密安排,不断拓展载体丰富宣讲形式,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逐步提升,成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日益深入的助力器。

宣讲队伍规范化,理论宣讲提正气

潘集区委在认真总结以往学习教育的基础上,重视把宣讲员队伍的建立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从区机关、乡镇(街道)、企业、学校抽调高素质的人员组建宣讲员队伍,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宣讲员队伍在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骨干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的开展。

领导干部带头讲。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1+1+1”的三级网格化宣讲工作体系,各级党组织书记示范宣讲,其他班子成员分赴各自联系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部门开展集中宣讲,实现宣讲全覆盖、无盲区,让党史学习教育润入千家万户。

专家学者深入讲。全面整合资源,通过读书班、研讨班和中心组学习等平台,以“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对党中央、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精神进行解读,为党史学习教育引路导航。

“百姓”团队主动讲。充分发挥新时代乡贤队伍和道德模范引领作用,组建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五老宣讲团”,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人宣讲团”,党史知识接力讲“普通党员宣讲团”和立足中小学师生的“青年教师宣讲团”等宣讲队伍400余人,通过“集市大篷车宣讲”“乡村大喇叭宣讲”等形式开展宣传,奏响了引领社会正气的主旋律。

丰富形式拓载体,理论宣讲接地气

潘集区打破“照本宣科讲”“理论报告会”“群众被动听”的“曲高和寡”模式,面对面,心贴心,聊聊天,拉家常,让理论带着“泥土味”走进百姓心里,让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接地气”。

“文艺化”宣讲。运用歌舞、脱口秀、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要求,组织创作音乐快板《儿媳也是女儿》《长征颂》等一批文艺节目,把高深的理论“文艺化”,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文艺志愿者宣讲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每个角落。

“本土化”宣讲。走进乡村,融入社区,将党的奋斗历程、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群众爱听、易懂的“土味化”口语,开展“面对面”的“零距离”宣讲互动,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让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接地气、贴民心。

“新阵地”宣讲。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建立“乡村大舞台”“社区小广场”,构建基层理论宣讲阵地;利用“乡村大喇叭”“红色教育基地”“好人馆”等宣讲“第二课堂”,打造“微宣讲·潘集发布”;采取志愿服务下单“点菜”等多种形式,激活线上线下宣讲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

融合多元新媒体,理论宣讲聚人气

积极构建速度快、内容全、形式新、传播广、效果好、接受便利的新时代融媒体宣讲体系,有机整合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创新开展全媒体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

传统媒体唱响主旋律。通过省、市广电报刊主流媒体和潘集电视台、“乡村大喇叭”广播等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持续深入报道潘集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征集和办理情况。其中,在学习强国平台、安徽日报、中安在线、淮南日报、淮南电视台等省、市级主流媒体刊(播)发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新闻160余条(篇)。

新媒体演奏交响乐。建立以潘集发布、潘集区人民政府发布、潘集区文明网等新闻网站,“学习强国”“潘集党史学习教育”APP、抖音等平台为依托的宣讲网络,刊发刊播理论宣传稿件200余条,并通过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和知名商业网站转发转播,呈现网络立体宣传态势。

自媒体唱响协奏曲。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激活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自媒体“激情”,建立党史学习教育三级微信群,健全信息三级推送机制,分层级推送中央、省市区各级各类理论政策,构建宣讲微通道。

特约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苏正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